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小学五年级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也是承接五六年级数学的一个重点时期,所以把这一部分学习好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
五年级下册数学重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 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
1、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数对(x,)第1个数表示第几列(x),第2个数表示第几行(),写数对时,是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3、从地球仪上看,连接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4、将某个点向左右平移几格,只是列(x)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左减,向右加,行()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8,3),列6+2=8;将点(6,3)的位置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4,3),列6-2=4。
5、将某个点向上下平移几格,只是行()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上减,向下加,列(x)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5),行3+2=5;将点(6,3)的位置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1),列3-2=1。
第三单元 公倍数和公因数
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符号[ ,]表示。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3、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符号( , )。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4、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举例:3×5=15,15是合数。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举例:[6,8]=24,(6,8)=2,24是2的倍数。
6、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举例:15和5,[15,5]=15,(15,5)=5;
素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举例:[3,7]=21,(3,7)=1;
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5,8]=40,(5,8)=1;
相邻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9,8]=72,(9,8)=1;
特殊关系的数(两个都是合数,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但他们之间只有一个公因数1),比如4和9、4和15、10和21,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拓展阅读: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
变式:(a-b)×c=a×c-b×c或a×c-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 位置
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10、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一个因数是0.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1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2、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随着扩大(缩小)。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
14、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简写作6.32
1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第四单元 可能性
16、事件发生有三种情况: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一定发生。
17、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大小。把几种可能的情况的份数相加做分母,单一的这种可能性做分子,就可求出相应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18、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9、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特别地1a=a这里的:“1“我们不写
20、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必须是等式 必须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1、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2、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3、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4、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25、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26、公式:
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S正=aXa=a2;
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
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S长=aXb
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求宽;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S平=aXh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h=S平÷a;
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X宽高÷2;
S三=aXh÷2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H=S三X2÷a
梯形:
梯形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
S梯=(a+b)X2
已知:梯形的面积与上下底之和,求高
高=面积×2÷(上底+下底)
上底=面积×2÷高-下底
组合图形:
当组合图形是凸出的,用两种或三种简单图形面积相加进行计算。
当组合图形是凹陷的,用一种最大的简单图形面积减较小的简单图形面积进行计算。
27、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8、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9、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30、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一、认真读题,仔细填空(22分,1~14题每空0.5分,15题每空1分)
1、0.36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化成分数是( )。
2、红气球是气球总数的 ,这是把( )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 )份,红气球占( )份。
3、 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
4、在工程上,1m3的沙石、土等均简称为( )。
5、 = = =12÷( )=( )(填小数)
6、12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一袋饼干2千克,吃了这袋饼干的 ,还剩下这袋饼干的( ),若吃了 千克,还剩下( )千克。
8、在 , , , ,0.625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和( )相等。
9、3 是( )分数,读作( )。
10、把3米长的木条平均锯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木条占全长的( )。
11、一组数据12,14,12,12,16,1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用( )数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更合适。
12、两个质数的和是20,积是91,这两个质数分别是( )和( )。
13、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
1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家客厅占地面积约50( ) 学校旗杆高约15( )
一块橡皮擦的体积约8( ) 汽车油箱容积约24( )
15、一个长方体木箱的长是6dm,宽是5dm,高是3dm,它的棱长总和是( )dm,占地面积是( )dm2,表面积是( )dm2,体积是( )dm3。
二、仔细推敲,认真诊断,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每小题1分,共10分)
1、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
2、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3、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大。( )
4、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
5、大于 小于 的分数不存在。( )
6、一个物体的容积等于它的体积。( )
7、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
8、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
9、把一根绳子分成4段,每段占这根绳子的 。( )
10、把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相同的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14分)
1、 和 比较( )
A、分数单位相同 B、意义相同 C、大小相同
2、右图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A、 B、 C、
3、有10个玻璃珠,其中一个略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才能保证找到它。
A、2 B、3 C、4
4、小刚和小明做同样的作业,小刚用了 小时,小明用了 小时,做得快的是( )
A、小刚 B、小明 C、一样快
5、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 ,两段绳子相比较( )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一样长
6、把60升水倒入一个棱长为5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中,水的高度是( )分米
A、2 B、2.4 C、12
7、把10克糖放在9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A、 B、 C、
8、在 、 、 这三个分数中,分数单位最小的一个是( )
A、 B、 C、
9、旋转和平移都只是改变了图形的( )
A、形状 B、大小 C、位置
10、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A、9 B、18 C、27
11、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每段是全长的( )
A、 B、 C、
12、为了清楚地反映遂宁和成都两地每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A、单式折线 B、复式折线 C、复式条形
13、下列分数中( )是最简分数
A、 B、 C、
14、一个数,它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这个数是( )
A、6 B、12 C、144
四、看清要求,细心计算。(30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每小题1分)
0.15= ≈( )(保留两位小数) 6=
( )- =
2、口算(6分,每小题1分)
10÷2.5= 2.4×0.5= -0.25=
1- 2-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9分,每小题3分)
4、解方程(9分,每小题3分)
五、看清要求,仔细作图(4分,每小题各2分)
1、以给出的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三角形OAB的对称图形。
2、画出三角形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20分,每小题各4分)
1、爸爸买回一个西瓜重 千克,女儿吃了这个西瓜的 ,妈妈吃了这个西瓜的 ,还剩下几分之几?
2、家具厂订购500根方木,每根方木横截面的面积是24dm2,长3m,这些木料一共是多少方?
3、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缸,长8dm,宽6dm,高4dm,水深2.8dm,如果投入一块棱长为4dm的正方体铁块,缸里的水溢出多少升?
4、一本故事书共100页,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20页,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5、小红和妈妈今年的年龄之和是41岁,3年前妈妈比小红大25岁,妈妈和小红今年各多少岁?
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一、思考: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
在学这门课中,思考有重大意义。
解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
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
在我们周围,凡是真正学得好的同学,都有勤于思考,经常开动脑筋的习惯,于是脑子就越用越灵,勤于思考变成了善于思考。
我正因为掌握应用了这一方法,所以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了武汉市一等奖。
二、动手试一试:动手有助于消化学习过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课下,我常常把老师讲过的公式进行推导,推导时不要看书,要默记。
这样就能使自己对公式掌握滚瓜烂熟,可为公式变形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培养创造精神:所谓创造,就是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建立新理论。
创造,就要不局限于老师、课本讲的方法。
平时,有一些难度高的题目,我在听懂了老师讲的方法后,还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没有另外的解法,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能比较几种解法的利弊,使解题思维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课内课外应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认真听老师讲课。
这是我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
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开小差,更切忌一边讲话一边听讲。
其次要专心凝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因为数学是以严谨著称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间就隐藏玄机无限。
听讲时还要注意记笔记。
一次老师讲了一个高难度的几何题,我一时没有听懂,多亏我记下了这道题以及解法,回家后仔细琢磨,终于理解透了,以至在一次竞赛中我轻而易举地解出了类似的一道题,获得了宝贵的10分。
上课还要积极举手发言,举手发言的好处可真不少!①可以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
②锻炼了自己的口才。
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和错误能得到老师的指教。
真是一举三得。
总之,听讲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第二,课外练习。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巩固数学的重要环节。
我很注意解题的精度和速度。
精度就是准确度,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一次性准确,而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
而速度是为了锻炼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紧迫感。
我经常是这样做的,在开始做作业时定好闹钟,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再做作业,这样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
考试时,就不会紧张,也不会顾此失彼了。
第三,复习、预习。
对数学的复习,预习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当天作业后,我将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简要地看一看,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
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再像看电影一样将老师上课的过程“看”一遍,如果有什么疑难,我立即爬起来看书,直到搞懂为止。
每个星期天我还作一星期功课的小结复习、预习。
这样对学数学有好处,并掌握得牢固,就不会忘记了。
第四,提高。
在完成作业和预习、复习之后,我就做一些爬坡题。
做这类题,尽可能自己独立思考,努力找出隐藏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
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需要看一看参考书,以及请教师长和同学。
总之,要做到多看、多做、多问、虚心、勤奋,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才是关键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