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及公式大全(完整版)
高中化学的方程式注意不能死记硬背,要根据公式去配平,这样不仅不容易出错,而且记忆效果也比较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及公式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高中化学方程式记忆窍门
1:实验联想法
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实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实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依据化学实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例如,在加热和使用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利用KClO3分解来制取氧气。只要我们重视实验之情景,联想白色晶体与黑色粉末混和加热生成氧气这个实验事实,就会促进对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
2:反应规律法
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反应规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里再强调一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如,FeCl3是较强的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首先发生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之间这一原则,因而两者能发生反应:
2FeCl3+Cu=CuCl2+2FeCl2
而相比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而它们之间不能反应。
3:编组法
索引能概括全体,而编组能突出局部,是一种主题鲜明、有针对性的表现形式。两者相互补充,异曲同工。例如,关于铝元素的一组方程式是:
①AlCl3+3NH3·H2O=Al(OH)3↓+3NH4Cl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③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④Al(OH)3+NaOH=NaAlO2+2H2O
⑤Al2S3+6H2O=3H2S↑+2Al(OH)3↓
⑥2Al3++3CO32-+3H2O=2Al(OH)3↓+3CO2
⑦2AlO2-+CO2+3H2O=2Al(OH)3↓+CO32-
4:索引法
索引法是从总体上把学过的方程式按章节或按反应特点,分门别类地编号、排队,并填写在特制的卡片上,这样就组成一个方程式系统。利用零碎时间重现这些卡片,在大脑皮层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5:口诀法
为了使化学方程式在使用时脱口而出,有时还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特点编成某种形式的便于记忆的语句,这就叫口诀法。例如:
①Al2O3+2NaOH=2NaAlO2+H2O
本反应口诀为:二碱(生)一水,偏铝酸钠
②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这个反应的口诀是:三铜八酸、稀,一氧化氮。口诀法的进一步演变就成为特定系数编码法,“38342”就是此反应的编码。
6:对比法
两个反应,在原料上有相同之处,但反应结果不尽相同,为了避免混淆,可以采用对比记忆法。例如: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Cu+4HNO3(浓)=Cu(NO3)2+2H2O+2NO2↑
化学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有哪些
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PH的变色范围
甲基橙 <3.1红色 3.1——4.4橙色 >4.4黄色
酚酞 <8.0无色 8.0——10.0浅红色 >10.0红色
石蕊 <5.1红色 5.1——8.0紫色 >8.0蓝色
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 >Ag+>Hg2+ >Cu2+ >Pb2+ >Fa2+ >Zn2+ >H+ >Al3+>Mg2+ >Na+ >Ca2+ >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
3 CO32- + 2Al3+ + 3H2O = 2Al(OH)3↓ + 3CO2↑
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例:电解KCl溶液: 2KCl + 2H2O == H2↑ + Cl2↑ + 2KOH
配平: 2KCl + 2H2O == H2↑ + Cl2↑ + 2KOH
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 + PbO2 + 2H2SO4 = 2PbSO4 + 2H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写出二个半反应: Pb –2e- → PbSO4 PbO2 +2e- → PbSO4
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
应为: 负极:Pb + SO42- -2e- = PbSO4
正极: PbO2 + 4H+ + SO42- +2e- = PbSO4 + 2H2O
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
酸与碱反应(写化学方程式)
⑴盐酸中和氢氧化钠:NaOH + HCl = NaCl + H2O (中和反应)
在烧杯中加入10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①.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②.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③.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④.处理工厂的废水: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⑤.用于医药: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这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⑵氢氧化铜和硫酸: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一、由性质推断
1.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等。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CHO”或为“苯的同系物”。
3.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CHO”或“苯环”,其中“—CHO”和“苯环”通常只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4.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5.能与Na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必含有“—OH”(可以是—COOH中的—OH)。
答题技巧二、由反应条件推断
1.当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2.当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卤代烃或酯的水解。
3.当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醇脱水生成醚或不饱和物(烯),或是醇与酸的酯化反应。
4.当反应条件为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或淀粉(糖)的水解反应。
5.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铜或银)并有氧气时,通常是醇氧化为醛或醛氧化为酸。
答题技巧三、由反应数据推断
1.根据与氢气加成时所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进行突破:1mol—C=C—加成时需要1molH2,1mol—C≡C—完全加成时需要2molH2,1mol—CHO加成时需要1molH2,而1mol苯环加成时需3molH2。
2.1mol—CHO完全反应时生成2molAl↓或1molCu2O↓。
3.2mol—OH或2mol—COOH与活泼金属(通常为碱金属)反应放出1molH2。
4.1mol—COOH(足量)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1molCO2↑。
5.1mol一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1mol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2,1mol二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84.
答题技巧四、由物质结构推断
1.具有四原子共线的可能含有碳碳三键。
2.具有三原子共面的可能含有醛基。
3.具有六原子共面的可能含碳碳双键。
4.具有十二原子共面的应含有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