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化学教案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灰灰分享 41661

灰灰 分享

关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5篇bs8篇语网

本课程旨在深入了解并提升你们在某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有趣而互动的学习方式,我们相信这将是一次有益且愉快的学习经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bs8篇语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bs8篇语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篇1】

bs8篇语网

一、教材bs8篇语网

该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乙醇”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结构。在教学时要注意从结构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s8篇语网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bs8篇语网

二、学情bs8篇语网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乙醇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乐于去探究物质的奥秘,因此本节课从科学探究和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通过这样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bs8篇语网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bs8篇语网

三、教学目标bs8篇语网

【知识与技能】bs8篇语网

知道烃的衍生物;认识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写出乙醇的结构。bs8篇语网

【过程与方法】bs8篇语网

通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bs8篇语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s8篇语网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bs8篇语网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bs8篇语网

四、教学重难点bs8篇语网

【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bs8篇语网

【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bs8篇语网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bs8篇语网

五、教学方法bs8篇语网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bs8篇语网

(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bs8篇语网

六、教学过程bs8篇语网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bs8篇语网

环节一:导入新课bs8篇语网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以“乙醇汽油的利与弊”为话题,请学生谈一谈他们的想法,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醒,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乙醇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有机物,引入对乙醇的学习。bs8篇语网

环节二:新课讲授bs8篇语网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bs8篇语网

1.乙醇的物理性质bs8篇语网

我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乙醇的颜色、状态、气味,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结论。这一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bs8篇语网

在讲解乙醇的化学性质之前,我会首先提问学生乙醇的分子式是什么,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既然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有所关联的`,那么能否通过探究物质的性质推知物质的结构呢,从而进入接下来的学习。bs8篇语网

2.乙醇的化学性质bs8篇语网

教材涉及了两个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bs8篇语网

(1)乙醇与钠的反应bs8篇语网

我会首先请学生观看乙醇与钠反应的视频,并请学生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判断产物是哪种气体。接下来提出钠与烃不能反应,请学生判断乙醇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与烃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是否相同。接着让学生根据乙醇的分子式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简式,并最终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乙醇的结构简式为。在这里我会指出—OH即为羟基。bs8篇语网

在此基础上,我会让学生对比乙醇和乙烷的结构简式有何不同,由此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从中提出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并且说明之前学习的卤代烃、硝基苯都属于烃的衍生物,bs8篇语网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我会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乙醇和乙烷的化学性质不同,乙醇与钠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出有关官能团的学习,由此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的学习模式。bs8篇语网

(2)乙醇的氧化反应bs8篇语网

首先请学生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思考乙醇还能不能发生其他的氧化反应。接着请学生自主实验3-3,观察实验现象,根据教材判断生成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铜丝的作用是什么。并且通过分析铜丝先变黑后变红的过程写出由乙醇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bs8篇语网

在这里我会详细讲解在乙醇生成乙醛的过程中,乙醇分子内的化学键是如何断裂的,由此提出新的问题,如果醇经催化氧化能生成醛,醛应该具有怎样的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bs8篇语网

最后请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其他的有关乙醇、乙醛、乙酸相互转化的信息。bs8篇语网

环节三:巩固提升bs8篇语网

在这一环节我会请学生完成学案上有关乙醇的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bs8篇语网

环节四:小结作业bs8篇语网

化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bs8篇语网

我也会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比如将本节课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中,或者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这一作业的设置也能够体现出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无处不在。bs8篇语网

七、板书设计bs8篇语网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板书内容包括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有2个,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bs8篇语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篇2】

bs8篇语网

教学目标bs8篇语网

知识与技能bs8篇语网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bs8篇语网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bs8篇语网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bs8篇语网

过程与方法bs8篇语网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bs8篇语网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bs8篇语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s8篇语网

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bs8篇语网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bs8篇语网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bs8篇语网

教学重难点bs8篇语网

重点bs8篇语网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bs8篇语网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bs8篇语网

难点bs8篇语网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bs8篇语网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bs8篇语网

教学工具bs8篇语网

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大小形状相同的金属片(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bs8篇语网

教学过程bs8篇语网

一、新课导入bs8篇语网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碳、氧等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但是在一百多种元素中约有80%为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和广泛的用途。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一些常见金属的性质、用途和冶炼方法等。bs8篇语网

二、新课教学bs8篇语网

1.展示一些金属制品(如订书钉、铝箔、铜丝电线、不锈钢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火箭、坦克、轮船等)。bs8篇语网

[分析]常见的材料很少有纯金属,多数为金属的合金,即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bs8篇语网

[提问]同学们知道人类是从什么时代开始使用金属材料的吗?想了解金属材料的使用历史吗?bs8篇语网

[小结]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的使用→钛的利用bs8篇语网

我国从商代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就会炼铁,战国时期会炼钢,目前正大量使用的是钢和铝合金材料,钛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金属材料之一。bs8篇语网

2.与学生一起欣赏课本第2页的两幅图。bs8篇语网

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但由于铝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等优良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下面,我们就以铜、铝、铁为例,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bs8篇语网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bs8篇语网

【活动与探究】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分组实验探究:bs8篇语网

请学生取三块同样大小的铜片、铝片和铁片。bs8篇语网

(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然后用细砂纸打磨,再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bs8篇语网

(2)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一下它们的硬度。bs8篇语网

(3)感觉一下它们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bs8篇语网

(4)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实验安全: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试它能不能导热。bs8篇语网

(5)用电池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bs8篇语网

(6)用铁锤锤一下(验证金属的延展性)。bs8篇语网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bs8篇语网

思考、讨论、总结:bs8篇语网

(1)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纯净的铁和铝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bs8篇语网

(2)金属不同,其硬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属能被弯曲,而且不易折断。bs8篇语网

(3)金属不同,其密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属有轻金属和重金属之分,如铝为轻金属,而铜为重金属。bs8篇语网

(4)金属具有导热性。不同金属的导热能力不尽相同。bs8篇语网

师:金属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们可应用在哪些方面?bs8篇语网

生:它们可用作炊具、餐具、热交换器、散热器等。bs8篇语网

师:在制造餐具的材料中,铝、铁制品最多,但需注意人体若摄入铝过量,可能导致大脑迟钝,故餐具最好少用铝,多用铁,因为铁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元素。bs8篇语网

(5)金属具有导电性。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不尽相同。bs8篇语网

(6)金属具有延展性。bs8篇语网

讨论:什么是延展性?(抽成细丝的性质为延性,打轧成薄片的性质为展性。)bs8篇语网

(展示细铁丝、铜丝、铝箔等)bs8篇语网

师:金属的这种形变说明金属具有什么性质?bs8篇语网

生:延展性。bs8篇语网

师:对!金属的延展性决定了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便于加工制造。bs8篇语网

[讨论](1)常温下,是不是所有金属都是固体?bs8篇语网

(2)金属用砂纸打磨前后,其颜色和光泽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bs8篇语网

(3)制造飞机或机械底座对金属的密度和硬度有什么要求?bs8篇语网

(4)炊具加热时有没有熔化?说明炊具的熔点怎样?bs8篇语网

(5)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说明钨的熔点如何?钨可能还具有什么性质?bs8篇语网

学生讨论并总结:bs8篇语网

(1)常温下,汞即水银是液态。bs8篇语网

(2)说明有些金属在打磨后可能与某些物质反应而使表面的金属光泽失去。bs8篇语网

(3)制造飞机的金属密度小,机械底座的金属密度大。两者为防止变形都需要有较高的硬度。bs8篇语网

(4)制造炊具的金属熔点一般较高。bs8篇语网

(5)钨的熔点很高,同时具有导电和导热性。bs8篇语网

师:请大家根据以上探讨结果,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并用简短的语言进行回答。bs8篇语网

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并汇报。bs8篇语网

师总结并板书: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因金属的不同而不同。bs8篇语网

师: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bs8篇语网

生: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bs8篇语网

[板书]二、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bs8篇语网

师:物质的用途是由哪些性质决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bs8篇语网

[投影]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bs8篇语网

师:请大家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分组讨论以下问题。bs8篇语网

[投影展示]bs8篇语网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bs8篇语网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bs8篇语网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bs8篇语网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bs8篇语网

生讨论回答:(1)因铁的硬度大于铅,铅的硬度很小,若菜刀、镰刀用铅制,用的时候刀刃容易卷起来;而锤子用铅制,很易变形。bs8篇语网

(2)电线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的理由:①银在自然界的含量少,价格昂贵;②银的密度大,不易架设。bs8篇语网

(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是由于钨有较高的熔点,且易导电。若用锡制的话,灯丝导电产生的热量易使灯丝熔断(因锡的.熔点低),从而影响灯泡的寿命。bs8篇语网

(4)水龙头镀铬:①可增加水龙头的硬度,而使其不易变形;②不易生锈;③镀铬可使水龙头变得美观大方。镀金虽然更好看,更耐腐蚀,但不经济。bs8篇语网

师:根据以上讨论结果并结合实际思考: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其用途的唯一因素?如若不是,你认为还需考虑哪些因素?bs8篇语网

生:不一定,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等。bs8篇语网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份资料。bs8篇语网

[投影]bs8篇语网

金属之最bs8篇语网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bs8篇语网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bs8篇语网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bs8篇语网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bs8篇语网

硬度最高的金属——铬bs8篇语网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bs8篇语网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bs8篇语网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bs8篇语网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bs8篇语网

师:你能很快记住它们吗?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是冠军。bs8篇语网

板书bs8篇语网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bs8篇语网

课题1 金属材料bs8篇语网

第1课时 金属的物理性质bs8篇语网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bs8篇语网

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随金属的不同而不同。bs8篇语网

二、物质性质决定用途bs8篇语网

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bs8篇语网

教学反思:bs8篇语网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金属材料的课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故事化的教学情境入手,由学生提出探究目的和方案,并用交流、实验、设计、讨论等方式,得出如何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以及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学生掌握得较好。bs8篇语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篇3】

bs8篇语网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很大的比重,构成了现代中学化学教材的主体内容。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大量叙述性材料为特征,它的学习是一种掌握事实的学习,易于产生兴趣,却难于保持注意;易于理解,却难于运用。致此,本人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归纳了如下三个设计要求:bs8篇语网

一、元素化合物课要充分利用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bs8篇语网

揭示知识内在联系bs8篇语网

以叙述性材料为主的学习内容,有知识分散。记忆量大等特点。及时将知识横向比较、纵向联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联线结网。对于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对于防“散”治“乱”,是很有效的。但是,结构化的知识是要有理论作基础的。因此,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用学生能接受的化学理论作为灵魂,将具体的化学事实统帅起来。bs8篇语网

高中化学的教材顺序,以元素周期表为界,“表前元素”的学习采用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将元素性质的理解向原子结构、向元素递变规律的方向归纳:而“表后元素”的学习,则采用演绎法,从一般到个别,用元素周期表的理论知识指导各分族具体的元素性质学习,这是高中化学无机部分教学的基本思路。在有机化学部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应贯串始终。一些比较成功的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理论的指导作用。例如“硝酸”,整节课可以以氧化还原为主线,从硝酸中氮的化合价人手,以稀浓硝酸氧化性强弱比较连接各教学环节,最后归结出几个氧化还原的规律,在这条主线贯串和组织下,一个个精彩的实验很自然地将硝酸的化学性质铺展开。高二化学中的“乙醛”,可以自始至终紧扣住“结构决定性质”,从醛基的结构入手去分析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以后又多处回应。不难看出,这些课的教学设计之所以显得结构清晰紧凑,化学理论在这起了关键的作用。虽然着“墨”不多,但灵魂却无处不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要设计得“形散意不散”,理论的灵魂作用至关重要。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中要抓住性质这个重点,而化合物的存在状态、制法和用途都与性质是直接相关的,或者说由性质所决定的。bs8篇语网

以性质为核心再跟用途、存在、制法密切联系,则知识就不会显得太零碎,也不会感到枯燥。事物之间会存在一些内在的联系,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中就必须揭示出这种联系。一些设计不成功的课往往是仅注重了事实的罗列和堆砌,而忽略了对事实的内部联系做深刻揭示,最终将“学化学”引向了“背化学”的死胡同。bs8篇语网

除了“基本理论指导”和“以性质为中心”这两条线索外,元素化合物学习中的第三条线索就是相关物质之间的相互衍变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线索在到了复习时才加以总结归纳,是不够的,要将这些线索从第一节起,就或明或暗地渗透于学习的全过程,这也是元素化合物课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bs8篇语网

二、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设计要以实验为基础bs8篇语网

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如果离开实验、标本、模型和其它直观手段,仅凭教师的口述和板书,就无法获得生动准确的感性知识。bs8篇语网

这样,学生只有生硬地记忆,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多,就越来越杂乱,顾此失彼,从而频频发生错误。如果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化学实验和其它直观教学手段的施用,让学生们注意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描述。就能使学生清楚、准确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这样做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的知识。但是,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设计好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呢首先。实验的设计与组合要能深刻地揭示反应规律,有利于掌握化学事实。例如,高一化学“氮气”一节中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其中NO2与水的反应是教学难点。采用下面设计:先从氮的化合价引出氮的五种价态的氧化物。介绍其颜色后演示实验:一瓶无色的NO上倒放一空瓶,抽走其瓶口玻片,NO与空气混和,立即出现红棕色;向其中一瓶加入少量水,盖上玻片,稍振荡,瓶内红棕色消失,再抽开玻片,瓶口上方又出现红棕色。启发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完成化学方程式,这样,由于实验设计和组合的合理,学生大多能自行总结出NO和NO2的重要化学性质,而其中的难点内容,NO2与水反应的产物中还有NO,也由于实验设计的巧妙而被顺利地突破了。接着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去深化对反应规律的认识: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NO和空气)、两瓶红棕色气体(分别是NO2和溴蒸气),要求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这样的一段教学设计显然是成功的,实验在其中充分显示了获取知识的功能。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物质的性质,使学生顺利突破了重点难点,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其次。实验要能激发、调动学生思维。这种激发,可以是学习欲望和兴趣层面上的。也可以是在创设问题情景较高层面上的。“氨的性质”一节中氨与酸的反应,普通中学根据学生特点。可设计成学生动手的趣味实验“空瓶生烟”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而由重点中学教师设计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在让学生在向稀酸中加铜片前,先加放少量的碳酸钠粉末,这种似乎“不合常理”的小小改动。却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思维,“逼”着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为什么要加Na2CO3(为了排走试管内空气)为什么要排空气(NO易与氧化合)为什么能排气(CO2比空气重)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其思维容量,一个普通的验证实验就变得不普通了,实验启迪思维的功能也就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实验设计与实验教学的水平,直接标志着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水平,没有一些别具心裁的实验设计,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很难达到优秀的水平。bs8篇语网

三、元素化合物课要尽可能紧密地联系社会、联系实际bs8篇语网

这是这类课设计的又一个规律,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若不和实际结合,将成为空中楼阁。无论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无论是为了基础知识的学习。bs8篇语网

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都很有必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体现“化学与社会”这个命题。重视元素化合物与社会、生活、环境、科技的密切联系,才能通过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科学的情感,对科学的关注程度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高一的“氮气”,在学习了NO、N02性质后联系“雷雨与庄稼”,联系汽车引擎点火时产生氮氧化物的环境问题,联系酸雨,联系硝酸的生产。在“乙醛”的学习中,在醛的氧化反应后联系制镜小史、联系糖尿病的检验。既生动又强化了知识的运用。在设计“氨和铵盐”时,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将整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放到化肥这样一个背景中进行,能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有机地渗透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关心环境、能源、材料、卫生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应该成为这一类课设计时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联系实际,重点要放到知识的运用上。引导学生在课外模拟攻关,都是一些成功的设计,这种让学生在更高层面上的联系实际,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开发思维,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的意念,在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中是值得提倡的。bs8篇语网

这里以《氨的性质》教学设计(华南师大附中王季常、曾汉泰设计)为例,说明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类课的设计。bs8篇语网

教学过程如下(学习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略去):bs8篇语网

[引入]观察一个实验(氨的喷泉实验),并打开桌面上的浓氨水,闻闻氨气的气味。 [设问]观察到什么现象:bs8篇语网

①形成喷泉;bs8篇语网

②烧杯中溶液仍为无色,而烧瓶中溶液为红色;bs8篇语网

③烧瓶未充满。bs8篇语网

[设问]通过现象:bs8篇语网

①我们曾学习了什么物质也可以形成喷泉(联系旧知识HC1)bs8篇语网

②为何形成喷泉(极易溶于水)bs8篇语网

③为何极易溶于水(由相似相溶原理以及水为极性分子,得出氨分子也呈极性)bs8篇语网

④从上述结论,能否得出氨分子的结构(学生推导出氨分子NH3的四个原子一定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会形成三角锥形的分子结构)。bs8篇语网

[分析]我们一起分析氨溶于水的另外两个现象,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bs8篇语网

①为何形成红色溶液(利用“酚酞遇碱变红”,推断出一定有OH-产生)bs8篇语网

②烧瓶中的OH-来源于什么物质(从现象得出,新产生的OH--定不是来源于水,因为烧杯中滴有酚酞的水并未变红,也不可能来源于氨,那么只能来源于NH3·H2O )。bs8篇语网

③如何书写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运用质量守恒,学生即可写出,老师只需提示NH3·H2O为弱碱,注意可逆符号即可) [练习]训练题(巩固性训练,略)(说明:以上氨与水反应的性质是在实验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积极思维得出的,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迁移的能力也能充分表现出来)。bs8篇语网

[学生实验]我们刚学习了氨与水的反应,那么氨与其它物质是否会反应呢下面自己来做一个实验:NH3与酸(盐酸、硫酸、硝酸)的反应。bs8篇语网

[讨论]为何出现白烟写出反应方程式。(说明:由于整个过程是由学生通过自己观察现象,发现滴有浓盐酸和浓硝酸的上方出现白烟,而浓硫酸上方没有。自己作出解释,自己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因而课堂气氛活跃)。bs8篇语网

[演示实验]用爱氏试剂法检验肉类新鲜程度。bs8篇语网

取约10ml的爱氏试剂,置于锥形瓶中,搅匀,并立即塞上下方插有一根细铁丝的橡皮塞,铁丝下端弯曲成钩,可挂住肉样(肉样须不沾管壁,并距液面1-2cm)。若肉样已不新鲜,就有NH3存在,于数秒内即有NH4CI生成,可观察到白烟出现。bs8篇语网

[思考]白烟出现是否可以表明肉已经不新鲜(说明:在学生实验基础上,增加演示实验——用爱氏试剂法检查市场上猪肉是否新鲜,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总结]以上反应氨分子中N、H元素未变价。bs8篇语网

[过渡]回忆HX和H2S的化学性质,分析它们为什么具有还原性。bs8篇语网

[设问]从NH3中N、H元素的`化合价,判断NH,是否也会像HX、H一样具有还原性[学生实验]NH,的催化氧化(将锥形瓶置于浓氨水上方,收集少许氨气,然后将铜丝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迅速插人有少许氨气的锥形瓶中)。(说明:学生动手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时,预计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bs8篇语网

a.出现红棕色。bs8篇语网

b.出现白烟。bs8篇语网

c.实验失败,未能观察到任何现象。bs8篇语网

为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刻意追求实验现象的统一,不回避可能出现的各种实验现象,可有意把三种不同实验现象摆到讲台上,请学生解释,促进学生深人思考)。本课在实施时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讨论气氛高涨。分析出现红棕色原因时,有的学生说“NH3被O2直接氧化为NO2,故出现红棕色”;马上有学生纠正“NH3被02氧化为NO,NO再被O2氧化为NO2”;分析出现白烟时,有的说“白烟一定为NH4NO3”,马上有学生说出为何产生NH4NO3。特别是分析何种原因导致实验失败时,有的说“锥形瓶不够干燥,使瓶中氨气溶于水中”;有的说“铜丝不够红热,达不到反应温度”,有的说“铜丝表面有杂质,使催化剂难以发挥作用”,有的说“收集氨气的时间短,致使氨气太少,反应不够充分”,有的说“收集氨气的时间太长,致使氨气太多,氧气太少,同样使反应不够充分”,甚至有的说“收集氨气时间刚好,氧气恰好反应完全,使生成的NO不能进一步反应生成NO2故观察不到红棕色”他们还纷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解释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出:我们希望成功,但我们并不忌讳失败,失败了,要找到失败原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从而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假”)。bs8篇语网

[讲述]“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础,工业中产生的NO和NO2等大量尾气必须用碱液吸收以免污染环境。广州环境污染仍较严重,有的地方酸雨频率已达90%,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社会问题。bs8篇语网

[学生]情绪受到感染,自觉用烧碱溶液对瓶内气体进行处理。 [过渡]除了氧气可以氧化氨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氧化剂可以氧化氨呢[设问]回忆HX(HF除外)、H2S被氯气氧化的实验,想一想,氨气能否被氯气氧化[演示实验]氨气和氯气反应的实验(预先用两个干燥的锥形瓶收集一瓶氨气和一瓶氯气,实验时将两个试剂瓶口对好,抽去玻片,上下摇匀)。bs8篇语网

[讲述]氯碱工业中常用浓氨水检查是否有氯气的泄漏。bs8篇语网

[练习]运用相似性以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出现白烟),书写其反应方程式。 [设问]回忆还原CuO的实验,高温时NH,能否还原CuO呢[演示实验]NH3还原CuO实验(实验装置与H2还原Cu0实验相似) [练习]根据相似性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试管口出现水滴,试管底部出现红色物质),书写其反应方程式。bs8篇语网

[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略)从以上《氨的性质》教学设计中,我们看看是怎样体现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设计要求的。bs8篇语网

首先,作为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基础,实验在设计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氨与水反应这个性质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氨的催化氧化这个难点内容,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在教师精心设计放手实施的问题情境(异常实验现象的分析、争辩)中自己突破的。bs8篇语网

其次,化学理论作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内在灵魂的作用也十分明显:用物质结构的知识指导学习氨的水溶性和弱碱性,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和氧化还原的知识指导学习氨的还原性,这样的学习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元素化合物课有足够的深度。至于联系社会。联系实际,更是本设计一大特点,结合氨与酸的反应,启发学生设计如何检验猪肉是否新鲜,当时新闻媒体恰好在对少数黑心肉贩私售死猪肉的事件曝光,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如此紧密结合,很自然创设出一个成功的问题情境。可见,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把握住这三点,就能从内容的选取和组织上反映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课型特征和设计要求,只要在实施时能用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为主导,又具备了熟练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上出精彩的元素化合物课来。bs8篇语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篇4】

bs8篇语网

一、教学目标:bs8篇语网

1、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理解和描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学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变化。bs8篇语网

2、利用微粒观点,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分析,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实质。bs8篇语网

3、通过学生合作设计、交流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初步学习用实验、观察法定量研究化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和实践能力。bs8篇语网

4、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bs8篇语网

5、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bs8篇语网

6、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让学生知道科学的发展是曲折而漫长的,学习科学家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s8篇语网

二、教材分析bs8篇语网

《质量守恒定律》一课在初中化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还具体学习了氧气有关的化学反应,这些知识都为本节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以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做好理论准备,因此本节课学习的质量守恒定律,对全部初中化学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bs8篇语网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新课标中要求达到“理解”的层次。本课题教学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并运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和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的探究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质量守恒定律”的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主动参与各项学习的探究者,并学会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品质。bs8篇语网

三、学情分析bs8篇语网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上看,初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还处于启蒙阶段,这就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知识储备来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建立了微粒观;对化学反应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物质,能判断出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是不变的。从能力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可以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但是学生没有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也没有把原子不变跟物质总质量不变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s8篇语网

四、教学重难点bs8篇语网

教学重点:bs8篇语网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意义。bs8篇语网

2、能够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变化。bs8篇语网

3、学生能用微观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bs8篇语网

教学难点:bs8篇语网

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如何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达到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bs8篇语网

2、学生能用微观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bs8篇语网

五、教法和学法bs8篇语网

教法:情境教学、比较分析、启发引导bs8篇语网

学法: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bs8篇语网

六、教学过程bs8篇语网

导入:bs8篇语网

1、创设情境,激思引趣bs8篇语网

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食物的消化、身体的成长、呼吸作用等,蜡烛燃烧也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化学变化。bs8篇语网

情景再现:点燃蜡烛bs8篇语网

问:关于蜡烛燃烧你有哪些了解?bs8篇语网

这些都属于定性研究,蜡烛燃烧是一个化学变化,这节课我们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怎样变化的?bs8篇语网

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bs8篇语网

认真听老师介绍。认识化学变化的重要性。bs8篇语网

从化学的角度观察蜡烛燃烧这个化学变化。bs8篇语网

学生从生成物、宏观现象等来描述这个变化。bs8篇语网

仔细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bs8篇语网

设疑创景,激发引学。bs8篇语网

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身边的化学变化为例,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初步认识定性、定量是研究化学变化的两个角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bs8篇语网

目标指导学生后面的学习。bs8篇语网

新授:bs8篇语网

提出问题,建立猜想。bs8篇语网

提出问题: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怎样变化的呢?bs8篇语网

初步猜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做出猜想。bs8篇语网

“权威”对比,进一步引发认知的矛盾冲突:bs8篇语网

(1)1673年波义耳的燃烧实验,结果质量增加。bs8篇语网

(2)1756年罗蒙诺索夫煅烧金属后质量不变。bs8篇语网

(3)1774年拉瓦锡的燃烧实验,结果质量不变。bs8篇语网

根据老师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变、变大或变小。bs8篇语网

根据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对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真正产生疑问。bs8篇语网

引发猜想,认知冲突。bs8篇语网

让学生大胆参与并阐明自己观点,教师适时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勇气。bs8篇语网

通过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感受化学家的探究历程,通过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质量是否守恒的欲望。bs8篇语网

2、实验探究,收集证据bs8篇语网

(1)引导思考,明确思路bs8篇语网

让学生思考:通过实验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需要考虑的方面bs8篇语网

(2)设计方案,合作探究bs8篇语网

可供选择的三个反应:bs8篇语网

1、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bs8篇语网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bs8篇语网

3、盐酸和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bs8篇语网

(3)展示交流,互相评价bs8篇语网

组织学生小组的成果展示和交流,鼓励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和改进方案。bs8篇语网

教师演示:探究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物质总质量变化。bs8篇语网

(4)小组合作,实验探究:bs8篇语网

一组:探究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变化。bs8篇语网

二组:探究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变化。bs8篇语网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实验情况拍照上传。bs8篇语网

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师生一起明确研究的思路。bs8篇语网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三个实验的方案,可以利用老师准备的仪器和用品,也可以自己创新,把方案记录在学案上。bs8篇语网

小组代表交流方案的设计思路、步骤或者装置图。bs8篇语网

学生仔细观察现象bs8篇语网

根据分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探究。bs8篇语网

动手动脑,合作探究bs8篇语网

通过实验思路的整理为后面实验方案设计奠定基础,突破分组实验中的障碍。bs8篇语网

使学生个人探究与他人的经验互相借鉴和补充,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bs8篇语网

让学生在交流中思维碰撞和创新,使实验方案不断优化,学习成果不断地丰富和提升。bs8篇语网

防止学生做白磷实验出现意外。bs8篇语网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同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bs8篇语网

为后面的展示交流保留资料。bs8篇语网

3、展示交流,获得结论bs8篇语网

(1)小组汇报,展示交流bs8篇语网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汇报展示实验结果,教师适时评价,并激发小组间的“矛盾”,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bs8篇语网

(2)大家找茬,反思评价bs8篇语网

针对实验结果有误差,组织学生开展反思评价。bs8篇语网

(3)获得结论,总结提升bs8篇语网

总结:有气体的反应必须密闭,气球或注射器可以缓冲。bs8篇语网

汇报小组探究成果,评价老师上传的照片。bs8篇语网

对于有些小组实验的失败,找出原因,进行反思和评价。bs8篇语网

展示成果,共同进步bs8篇语网

培养学生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bs8篇语网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bs8篇语网

4、对比分析,正确认识bs8篇语网

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例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反应前后的质量,对比获得结论。bs8篇语网

同理,让学生写出白磷与氧气反应、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质量守恒关系,组织交流。进一步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突出重点。bs8篇语网

分析反应前后称量的质量,得出质量守恒关系,获得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bs8篇语网

分析三个反应中的等量关系,深入理解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关系。bs8篇语网

5、学以致用,加深理解bs8篇语网

科学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bs8篇语网

(1)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的原因。bs8篇语网

(2)蜡烛燃烧质量减少的原因。bs8篇语网

学生交流,纷纷发表观点,学习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变化。bs8篇语网

情感教育,持续发展bs8篇语网

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bs8篇语网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bs8篇语网

6、求异探新,发展思维bs8篇语网

为什么宏观上一切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bs8篇语网

播放:“水电解”实验“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动画课件。bs8篇语网

教师适当点拨,突破难点。bs8篇语网

总结: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及其变化的本质。bs8篇语网

学生观看动画、讨论、归纳小结。bs8篇语网

由学生总结出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bs8篇语网

知识迁移,开拓创新bs8篇语网

通过师生问答等形式,使互动交流达到高潮,使问题得到逐步明晰和解决,使知识得到构建。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感觉到知识的掌握不再是艰涩难懂的,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充满快乐感和成就感。bs8篇语网

7、畅谈收获,总结提升bs8篇语网

教师对本节进行总结提升:bs8篇语网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不灭定律的一种表现,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定律之一,它告诉我们利用化学方法只能改变物质的成分而不能改变物质的质量。bs8篇语网

这节课我们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并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认识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实质,质量守恒定律属于化学变化的定量研究,我们也可以定性研究化学变化,定性、定量是科学研究的两个不同角度。bs8篇语网

学生从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畅谈自己的收获,体验成功。bs8篇语网

让学生树立了信心与勇气,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bs8篇语网

8、布置作业,课外延伸bs8篇语网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bs8篇语网

①古人幻想“点石成金”,你认为可能吗?试解释之。bs8篇语网

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细铁丝质量大。bs8篇语网

(2)请到图书馆或互联网,查阅资料,进一步链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bs8篇语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篇5】

bs8篇语网

一、教学目标bs8篇语网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bs8篇语网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bs8篇语网

二、重点和难点bs8篇语网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bs8篇语网

三、教学准备bs8篇语网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件,随时上网查阅资料。bs8篇语网

2、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上课带来。bs8篇语网

3、收集几种不同品牌和不同产地的食盐包装袋、牛奶瓶(或牛奶袋),上课带来。bs8篇语网

四、教材分析bs8篇语网

课题2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钙、钠、钾),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对含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bs8篇语网

五、教学设计bs8篇语网

活动一:观察与思考bs8篇语网

屏幕投影学生观看三幅图片,思考病人得了哪种疾病说(或猜)出疾病名称。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显示图片和疾病名称:粗脖子病、佝偻病、龋齿)bs8篇语网

思考你知道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吗引出课题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bs8篇语网

阅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7~P101内容,并思考下面的问题。bs8篇语网

①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哪一种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哪一种这些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bs8篇语网

②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学生阅读和课堂交流)投影一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bs8篇语网

小结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bs8篇语网

过渡下面着重讨论钙、碘、铁、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投影二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bs8篇语网

阅读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5~P97内容。并积极讨论:bs8篇语网

1.钙bs8篇语网

(1)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钙元素的认识。交流汇报学生将自己课外查阅的资料在班上进行交流展示。(如果学生准备的资料不是很充分,教师此时可利用自己制作的课件,现场连接到相关网站演示,同时告诉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bs8篇语网

角色扮演课前精心挑选一名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课堂上出其不意地演出如下一幕:一位“老人”突然从教室后走向讲台,在跨上讲台时,故意摔了一跤,“老人”痛得呲牙咧嘴地坐在讲台上,用双手捂住一只腿(作痛苦状),口里自言自语:“怎么又把腿摔断了”教师乘机提出如下问题:老年人为什么容易骨折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自然地转入到怎样科学补钙上来。bs8篇语网

问题情景如何科学饮用牛奶你知道生产商用什么方法来保存鲜奶吗学生讨论后投影:喝牛奶的误区常见的有:bs8篇语网

①饮袋奶、不加热。袋奶采用75 ℃左右的巴氏灭菌法,没有高温瞬间灭菌彻底,故袋奶中残留有细菌,因此,喝袋奶必须煮开了再喝。bs8篇语网

②空腹喝牛奶。空腹饮牛奶会使肠蠕动增加,牛奶在胃内停留时间缩短,营养素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因此,喝牛奶最好与馒头、面包、玉米粥、豆类等同食。bs8篇语网

③食物搭配不当。牛奶不宜与含鞣酸的饮食同吃,如浓茶、柿子等,这些食物易与牛奶反应结块成团,影响消化。牛奶与香菇、芹菜、银耳等配合食用,对健康大有益处。bs8篇语网

④饮奶时间安排不当。喝牛奶以每天早、晚为宜。清晨饮奶能充分补充人体能量;晚上睡前喝奶具有安神催眠功效。bs8篇语网

投影将学生带来的牛奶袋、牛奶盒和牛奶瓶等实物上的图案和说明文字投影到屏幕上。同时教师将收集到的琳琅满目的各种补钙品补充投影到屏幕上。bs8篇语网

问题情景阅读屏幕上情景素材:bs8篇语网

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含钙丰富而又易被人体吸收的奶及奶制品目前尚未走上大多数国人的餐桌,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国人饮食上通常是以含钙量很低的素食为主,基本上不能保证钙的供应。这种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使得国人缺钙确实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设问是否有一种既能照顾城镇,又能兼顾农村居民的补钙措施谈谈你的“金点子”。说说你选择这种措施的理由是什么。(分组讨论,达成共识)投影你我共识:bs8篇语网

①安全、有效──安全第一。bs8篇语网

②经济又实惠──买得起。bs8篇语网

③生活化、长期化──每天都吃。bs8篇语网

补钙措施:食用钙盐(盐中加钙)。bs8篇语网

小结: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骨质疏松,容易骨折。bs8篇语网

过渡那么,如果人得粗脖子病,又是由什么元素引起的呢(共同学习第二种元素──碘)bs8篇语网

2.碘bs8篇语网

交流展示碘元素对人体有哪些重要作用bs8篇语网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教师将其实物投影到屏幕上。投影碘有“智力元素”的美誉,碘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一样是作为一种营养素而存在于人体,它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有25~50毫克(平均35毫克),为身体重量的两百万分之一,属于70余种微量元素的一种,尽管含量极低,却是人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乏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具有影响肌体代谢、生长发育,特别是脑发育的生理作用。因此,如果甲状腺功能异常,分泌激素过量或不足,势必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很大影响,导致种种疾病的发生,如较常见的甲状腺问题。问题预防碘缺乏病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通过讨论得出补碘的有效途径是食用含碘食盐。bs8篇语网

活动二:讨论并交流bs8篇语网

1、你家里炒菜做饭使用铁锅还是铝锅用什么锅较好谈谈你选择的理由。bs8篇语网

2、教材P101练习与应用:根据你所知道的知识连线。bs8篇语网

3、通过对碘、钙、铁、锌、硒五种元素的学习,请你用一句广告词来反映其重要作用。要求通俗上口,特点鲜明,字数少。bs8篇语网

五、反思与小结bs8篇语网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收获、体会、方法)投影学生小结,屏幕投影。bs8篇语网

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有11种,它们占人体质量的99.95%。bs8篇语网

无机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bs8篇语网

物极必反,凡事都应有一个“度”,元素的摄入不应过量。知道了怎样科学饮用牛奶。bs8篇语网

有些商品标签上蕴含有丰富的化学知识,学会了怎样看商品标签上的信息。bs8篇语网

投影关注健康,珍爱生活,用科学把握生命。bs8篇语网

六、课外作业(任选一题):bs8篇语网

1、收集有关微量元素氟、钠和钾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并了解人体是如何摄取这些物质的。bs8篇语网

2、查阅资料,我国有哪几种主要的地方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bs8篇语网

3、对伊战争如箭在弦,武器核查仍在继续,战争给人们的创伤实在太多太多。1991年海湾战争中曾使用了贫铀弹。请你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贫铀弹对人体究竟有什么伤害对此你有何感想。bs8篇语网

bs8篇语网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案

下一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