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化学教案 >

2024初三化学上册教案设计

珠珠分享 41666

珠珠 分享

2024初三化学上册教案设计汇总5篇d8I篇语网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风格,而在这个课堂上,我们会尽力确保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和支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上册教案设计,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d8I篇语网

2023初三化学上册教案设计d8I篇语网

2024初三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精选篇1)

d8I篇语网

教学目标d8I篇语网

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微粒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d8I篇语网

2、通过对纯净物和元素的分类,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d8I篇语网

3、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d8I篇语网

教学内容分析d8I篇语网

本节教材从学生在前几章教材中所见到的分子模型入手,把原子归类,建立元素的概念,并在次基础上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顺势给出了表示元素的一些符号,这样把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抽象符号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易于学习和掌握。d8I篇语网

教学对象分析d8I篇语网

人类使用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图形、标记、语言文字、数字、公式等这些符号的使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学生以前可能不曾体会绘画、做标记、书写各种文字都是在使用符号实现对事物的记载和与他人的交流,没有体会使用符号给人类带来的便捷。当他们知道构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的元素不外乎一百多种,每一种元素都有一种特定的便于书写和交流的符号,学会了这些符号和运用这些符号表示多样化的物质的规则,就可以与全世界的人方便地进行学术交流!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充满兴趣。d8I篇语网

实验用品分子模型、卡片、磁铁、铁钉、菠菜等d8I篇语网

教学过程d8I篇语网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d8I篇语网

课前教师布置研究性课题:d8I篇语网

1、利用橡皮泥、泡沫塑料、塑料小球、牙签、铁丝、双面胶等材料在学习小组内动手制作水、氧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物质的分子模型。d8I篇语网

2、搜集各种补钙食品的包装盒。d8I篇语网

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搜集材料。d8I篇语网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原子是有类别之分的,不同的原子大小是不同的,分子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等许多微观知识。d8I篇语网

一、元素d8I篇语网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模型与[活动天地]中模型进行对比、修改,教师进行简短评价。d8I篇语网

学生积极、热切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随教师的分析修改模型。d8I篇语网

学生通过展示、修改模型,澄清学生在课前制作模型时的模糊认识、错误做法,加深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初步学习研究微观世界最常用的方法——理想模型法。d8I篇语网

在学生制作好5个分子模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将相同的原子分别放在一起,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需要给这一类原子一个统称的认识,顺势概括出元素的概念。d8I篇语网

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对元素的认识。d8I篇语网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分子模型、食品包装盒,通过观察、想象、比较、模型化、归纳等方式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元素的认识,初步学会用元素的概念去学习化学!d8I篇语网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搜集到的补钙食品的包装盒,是学生明确补钙食品多种多样,有效物质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含有钙元素,钙元素就是所有物质中钙原子的总称。d8I篇语网

学生观察包装盒,对有效成分进行归纳,找出补钙食品的共性——含有钙元素,通过具体的事例,加深对元素的认识。d8I篇语网

二、元素符号d8I篇语网

在认识元素概念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元素符号。d8I篇语网

[活动天地]d8I篇语网

以元素周期表为研究模本,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明晰以下问题:d8I篇语网

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d8I篇语网

2、金属、非金属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d8I篇语网

3、熟记18个常见的元素符号d8I篇语网

4、对元素符号进行分类d8I篇语网

学生认真分析元素符号的名称和写法,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对元素符号的认识。d8I篇语网

利用新颖的活动,使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掌握元素符号的读写技能,在排列"纸牌"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是学生在符号和它表征的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符号也能简明的表示物质的组成,也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为学习和研究都带来了方便,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为下一步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d8I篇语网

2024初三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精选篇2)

d8I篇语网

教学目标:d8I篇语网

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d8I篇语网

理解目标:d8I篇语网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d8I篇语网

理解氧化物的概念。d8I篇语网

能力目标:d8I篇语网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d8I篇语网

情感目标:d8I篇语网

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8I篇语网

教学重难点d8I篇语网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d8I篇语网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d8I篇语网

教材分析:d8I篇语网

本节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有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而且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较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是初中化学的学习一个分化点。这节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课,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巩固,是所学的化学用语、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d8I篇语网

化学用语的教学:d8I篇语网

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将大纲中规定要求记住的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能力。d8I篇语网

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d8I篇语网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从具体的物质着手,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d8I篇语网

例如: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d8I篇语网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d8I篇语网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d8I篇语网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d8I篇语网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d8I篇语网

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这时再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元素的概念。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d8I篇语网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概念,此时应及时地进行元素和原子的比较,使学生清楚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注意元素作为一个宏观概念的意义及说法。d8I篇语网

关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分类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出错,关键在于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是纯净物这个前提下进行分类的,即它们首先必须是纯净物。d8I篇语网

教学设计示例d8I篇语网

课时安排:2课时d8I篇语网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d8I篇语网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d8I篇语网

第一课时d8I篇语网

复习提问: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d8I篇语网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d8I篇语网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d8I篇语网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d8I篇语网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d8I篇语网

以上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d8I篇语网

请同学们给元素下定义:[学生讨论归纳]d8I篇语网

(1)元素:d8I篇语网

①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教案《化学教案-元素,元素符号》。d8I篇语网

[学生讨论思考]d8I篇语网

a、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d8I篇语网

b、学习元素这个概念的目的何在?d8I篇语网

c、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d8I篇语网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d8I篇语网

a、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d8I篇语网

b、元素是一个描述某一类原子的种类概念,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成分时,只涉及到种类的一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d8I篇语网

c、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于联系:[投影片展示]d8I篇语网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原子的一类总称d8I篇语网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8I篇语网

区别: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d8I篇语网

含义: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的d8I篇语网

举例: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d8I篇语网

成的”。d8I篇语网

用于描述物质微观组成。例: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构成的。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d8I篇语网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d8I篇语网

投影片展示:教材图2-8介绍地壳中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d8I篇语网

②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d8I篇语网

③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而这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却达三千多万种。d8I篇语网

(2)物质分类:d8I篇语网

学生阅读课本P36前三段,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d8I篇语网

思考讨论:我们已经学过的物质中那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哪些是氧化物?d8I篇语网

布置研究课题:元素的故事。分组布置任务,要求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全班汇报。d8I篇语网

第二课时d8I篇语网

(3)元素符号:d8I篇语网

①元素的分类:d8I篇语网

金属元素:“钅”旁,汞除外d8I篇语网

非金属元素:“氵”“石”“气”旁表示其单质在通常状态下存在的状态d8I篇语网

稀有气体元素:“气”d8I篇语网

②元素符号的写法:一大二小的原则:Fe、Cu、Mg、Cl、H等d8I篇语网

③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种类):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粒):(知道一种元素,还可查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8I篇语网

学生讨论回答: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Fe、2Nd8I篇语网

用卡片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d8I篇语网

课堂练习记忆元素符号名称及写法、读法。d8I篇语网

(4)探究活动汇报:元素的故事。d8I篇语网

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加深对元素的理解和记忆。d8I篇语网

4、板书设计:d8I篇语网

第三节 元素 元素符号d8I篇语网

一.元素:d8I篇语网

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d8I篇语网

2.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d8I篇语网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d8I篇语网

二.元素符号d8I篇语网

1.写法:一大二小d8I篇语网

2.意义:表示一种元素d8I篇语网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d8I篇语网

三.元素的故事d8I篇语网

探究活动d8I篇语网

“元素的故事”d8I篇语网

将全班同学分组,课下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课上选代表向全班汇报。选材可以是“元素的发现史”,“元素名称及符号的由来”,“关于元素的趣事”等等。这样既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理解和记忆起了促进作用。d8I篇语网

2024初三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精选篇3)

d8I篇语网

教学目标d8I篇语网

知识目标d8I篇语网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d8I篇语网

水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d8I篇语网

水污染的后果及防止水体污染;d8I篇语网

了解水的组成及物理性质。d8I篇语网

能力目标d8I篇语网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查阅媒体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d8I篇语网

情感目标d8I篇语网

培养学生树立节水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d8I篇语网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d8I篇语网

教学建议d8I篇语网

本节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水对人类的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及水的组成,在处理这一节教材时,要充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作为研究的线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课前布置研究课题,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特别是突出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输入关键字词搜索相关信息,并要求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每2-3个学生为一个小组,通过课前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展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d8I篇语网

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特别是展示成果,无论对哪类学生来说,只要付出劳动,都会有收获,真正体现初中义务教育的全员性和教育的全过程性。特别对初中学生来说,强烈的表现欲望成为其学习过程的根本动力。水资源的有限,人类对水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工业化进程对水体的污染,对学生来说,有的可能了解很多,有的学生会一无所知,教师课堂上简单的介绍对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水质的日益恶化等,使学生有一种危机感,自觉地从我做起是环保事业大众化的具体体现。d8I篇语网

水的组成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它应包含两方面内容:d8I篇语网

1. 水的宏观组成,即:定性水的元素组成。d8I篇语网

2.水的微观构成,即:定量。每个水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从而得到水的分子式。这两个过程应有意识地加以区分,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为今后学生进行学习打好基础。电解水的实验是完成上述两个任务的经典实验,可以结合有关物理知识介绍实验装置,特别是电极的极性,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两极产生气体的性质,然后结合有关数据帮助同学进行推导,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些过程中,应注意严谨性。d8I篇语网

教学设计方案d8I篇语网

课题:水d8I篇语网

重点:水对人类的影响及水的组成d8I篇语网

教学设计过程d8I篇语网

本节课按一课时安排。但应在上课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浏览相关网站,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展示活动,可以由学生采用自由组合的形式分成若干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d8I篇语网

1.课前任务布置:d8I篇语网

(1)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d8I篇语网

①从外层空间看地球,看到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被水覆盖着,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水球,水资源如此丰富,为什么还要加以规划和保护?d8I篇语网

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浪费水的现象吗?结合自己的实际,我们生活中克服哪些不良行为,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d8I篇语网

③在我们周围,水资源保护的状况好吗?你认为哪些行为会使水质受到不良影响?d8I篇语网

④从目前来看,淡水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地区,干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地球上海水是丰富的,你有什么好设想,使海水得以充分利用?(必须是自己的设想,不一定正确,不必追求科学性,但需从可行性和经济角度出发)。d8I篇语网

⑤你认为日常生活中改变人的哪些生活习惯可以做到节省淡水?举具体措施或归纳一些节水的小窍门。d8I篇语网

(2)查阅相关网站,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结合自己的观点,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或措施是可实施的。d8I篇语网

(3)2-3人一组(自由组合),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制作成小展板,供课堂交流用。d8I篇语网

2.课前准备工作:d8I篇语网

教师课前可以将学生收集到的各种素材浏览,对观点(或措施)相近的小组的方案加以整理,有助于讨论进行得全面。对有创意、有价值的的设想,不考虑其可行性或严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教学过程变得活泼。d8I篇语网

3.课堂教学:d8I篇语网

分为两个阶段。d8I篇语网

(1)教师将课题引入后,由学生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释疑,此过程大约用时25分钟。教师可将已收集的资料片当堂播放,加深学生对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认识。d8I篇语网

(2)由教师以实验为突破口,演示电解水的实验,根据电解过程中两极产生气体的性质检验,得出水的元素组成,再根据气体的体积、,两种气体的密度,推导水的组成。d8I篇语网

(完成电解水的实验最好使用霍夫曼水电解器,若没有,可根据教学参考书p89的装置自行制作,所用试管选用带刻度的,以便于寻找电解产物量的关系。为增强水的导电能力,实验前应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但这一点一定事先向学生做交待。避免与初中物理可的有关知识矛盾。)d8I篇语网

4.课后小结:d8I篇语网

对本节知识内容进行小结,简要介绍建国以来兴建的水利工程,将搜集到的图片、视频资料做展示,加强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最后将制作精美的展板放于墙报展览。d8I篇语网

探究活动d8I篇语网

1.洗衣间内自制节水装置。d8I篇语网

2.用简单的易得的材料改造卫生间抽水马桶,使之节约用水。d8I篇语网

3.厨房内自制净水装置。d8I篇语网

4.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撰写一篇题为《假如地球上没有水,世界将……》d8I篇语网

要求文体不限,语言流畅,想象丰富,字数为800-1200字。d8I篇语网

课后讨论:d8I篇语网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已经启动,为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环保观念和措施应贯彻于西部开发的始终。请你根据课本知识谈谈: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为避免水被污染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d8I篇语网

2024初三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精选篇4)

d8I篇语网

能力目标:d8I篇语网

能够区分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d8I篇语网

情感、态度、价值观:d8I篇语网

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d8I篇语网

教学重点:d8I篇语网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d8I篇语网

教学难点:d8I篇语网

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d8I篇语网

教学方法:d8I篇语网

探究—归纳总结法d8I篇语网

教学准备:d8I篇语网

[实验1-1]-[实验1-5]d8I篇语网

课时安排:d8I篇语网

1课时d8I篇语网

教 学 设 计二次备课d8I篇语网

新课导入:绪言课的几个实验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有许多同学提问:为什么白纸喷“水”会变红,再喷“水”红色又消失了呢?生活中也有许多现象: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钢铁制品会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d8I篇语网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d8I篇语网

[介绍]观察实验方法:看、闻、触摸。d8I篇语网

观察实验的步骤:1、实验前,物质的色、态、味等d8I篇语网

2、实验过程中,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d8I篇语网

3、实验后,物质的物质的色、态、味等;d8I篇语网

思考:物质变化前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d8I篇语网

[实验1-1]水的沸腾d8I篇语网

[实验1-2]胆矾的粉碎d8I篇语网

[实验1-3]胆矾溶于水后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8I篇语网

[实验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d8I篇语网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表:d8I篇语网

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d8I篇语网

1-1液态的水有水蒸气产生;又变成冷凝的水液态的水无d8I篇语网

1-2蓝色块状胆矾块状变成粉末状蓝色粉末状胆矾无d8I篇语网

1-3蓝色硫酸铜溶液变成蓝色浑浊物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有d8I篇语网

1-4块状石灰石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d8I篇语网

【讨论、归纳】1-1、1-2中水和胆矾发生了状态和形态的变化,但无新物质生成,1-3、1-4中有颜色的变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气体生成,并生成了新物质。d8I篇语网

结论:1、2是物理变化,3、4是化学变化d8I篇语网

得到:1、定义d8I篇语网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d8I篇语网

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d8I篇语网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d8I篇语网

[课堂练习]d8I篇语网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d8I篇语网

1、化学性质:d8I篇语网

2、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d8I篇语网

(1)熔点和沸点d8I篇语网

熔化:固态变成液态d8I篇语网

熔点:熔化的温度d8I篇语网

沸点:液态变成气态d8I篇语网

(2)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d8I篇语网

(3)颜色、状态、气味d8I篇语网

[实验1-5]闻气味的方法d8I篇语网

[课堂练习]d8I篇语网

【课堂小结】d8I篇语网

【作业布置】d8I篇语网

【板书设计】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d8I篇语网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d8I篇语网

1、定义: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变化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d8I篇语网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d8I篇语网

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颜色改变、的放出气体的、生成沉淀、吸热和放热、发光等。d8I篇语网

4、联系d8I篇语网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d8I篇语网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d8I篇语网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d8I篇语网

2024初三化学上册教案设计(精选篇5)

d8I篇语网

教学目标:d8I篇语网

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的原理;d8I篇语网

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相互联系。d8I篇语网

目标:d8I篇语网

在了以上知识后,引导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得出防火、灭火、及预防自燃的有效措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8I篇语网

情感目标:d8I篇语网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科学态度;d8I篇语网

使学生了解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观点。d8I篇语网

教学建议d8I篇语网

教材分析d8I篇语网

教材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后,安排了燃烧和缓慢氧化。这样能使学生认识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等现象,了解其基本原理。d8I篇语网

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其中包括有发热发光现象的剧烈氧化(燃烧),有不发光热、现象也并不显著的缓慢氧化(金属的腐蚀和呼吸等)。在燃烧的问题上,讲到了燃烧的条件,又要学生讨论灭火的条件,简单地提到了在有限空间里发生急速燃烧时的爆炸,也谈到了从缓慢氧化自发地转变为剧烈氧化的自燃。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抓住中心,教材中指出,所有这些现象的本质都是氧化。只是由于条件不同而发生了不同的现象。从而使学生自然的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规律都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而规律又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必然性,只要有必要的条件存在,变化就会依一定方式进展。d8I篇语网

如果学生能对以上氧化反应的各个外因条件了解得比较全面、透彻,就完全有可能想出防火、灭火和预防自燃的基本原理,乃至一些有效措施。d8I篇语网

教学建议d8I篇语网

要求学生了解:d8I篇语网

①物质在空气里起氧化反应的时候是否有燃烧现象,决定于温度是否达到这种物质的着火点;d8I篇语网

②物质在空气里的燃烧的急速程度,取决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d8I篇语网

③而急速的燃烧是否会引起爆炸,则决定于可燃物所处空间的大小和是否有气态生成物产生。d8I篇语网

④至于缓慢氧化是否能引起自燃,则决定于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能否散逸和进行缓慢氧化的物质的着火点高低。d8I篇语网

针对第一点的教学,要做好演示实验,首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每一个实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从而由燃烧的条件引出灭火原理是什么?即只需要燃烧的两个条件不同时满足就可。d8I篇语网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区分几种氧化,可列表对比,加深理解。d8I篇语网

教学设计示例d8I篇语网

课题:燃烧和缓慢氧化d8I篇语网

重点、难点:了解燃烧的条件,并利用来处理实际问题。d8I篇语网

教学过程 :d8I篇语网

引入:在一个有关火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火在宇宙中永存,没有人时就有火。人类在其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中识火、用火、驾驭火,从而创造出了高度文明的社会。火是创造万物的上帝,也是毁灭它们的死神。人们,可要小心用火呀。d8I篇语网

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也带来灾难。如何利用它有益的一面,同时又防止它引起的灾难呢?这就需要我们知道:火是什么?它是在何种条件下发生的?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初中历史?d8I篇语网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火是什么?d8I篇语网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认识到所谓的火就是物质燃烧所发出的光和热。燃烧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现在,燃烧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愈发密切,如:冶炼金属、飞机飞行、轮船和火车的行驶、火箭发射、火力发电等,都要经过燃料燃烧过程。d8I篇语网

设问:谁能对火做一科学的解释?d8I篇语网

d8I篇语网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下一篇:2024初三化学上册教案